您現在的位置:主頁 > 熱點資訊 > 行業新聞 > 詳細信息
票代行業整體進入“冰河世紀” 未來在哪里?
作者:admin 來源:民航資源網 發布時間:2016-08-27
機票代理行業的真正觸底反彈需要依賴兩大外因,即:航司產品升級轉型和民航產品消費領域市場化深入改革的落地。


        2016年是機票代理行業最水深火熱的一年,無論是美亞商旅——大型批發商,還是攜程網——OTA,抑或是數量眾多的中小代理商,都感覺到了重大危機,我國機票代理行業整體進入“冰河世紀”已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隨著國內機票代理新政的推出,原本在行業呼風喚雨的競價平臺和平臺型國內機票批發商轟然倒掉,下一頭被凍死的恐龍是誰?這一問題如同幽靈般將恐怖氣氛散播到整個機票代理行業。


        作為關注機票代理行業發展趨勢的研究員,筆者曾多次撰文剖析我國機票代理行業如何轉型、轉向何方。面對我國機票代理行業的共同逆境,參與各方唯有攜手同行、抱團過冬,通過信息、技術、資金等核心資源領域的創新共享,變“競爭”為“競合”才能實現機票代理行業在最危險時刻活下來的目標。具體如何實踐,筆者分別從近期(1-2年)和中期(5-10年)兩個維度對我國機票代理行業發展進行研判。


一、近期戰術:放棄投機、運用智慧


        最近幾年尤其是今年以來,機票代理行業發生了很多意義深遠的變化,比如:國內航司的提直降代戰略,航司整體運力快速增長與相對低速的旅客增長之間的矛盾,大型OTA并購事件引發的市場集中進一步增加的沖擊,金融資本投向機票代理行業出現萎縮等。


        相比過去十幾年的高速增長時代,毫無疑問,最近幾年機票代理行業的參與者均在艱難中度日。在接下來的1-2年中,全行業如何才能熬過這個寒冬,并且為在下一個可期待的行業春天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呢?


        在我國機票和旅游產品消費者成熟度還不高的現階段,機票代理行業的價值依然存在,現在急需讓上游的航司和下游的消費者清晰地認知到這一價值,并愿意為獲取機票代理價值付費。


        剛剛推出的國內代理新政的實質是擠掉機票泛金融化的泡沫,眾多憑借機票金融屬性和資本優勢來豪賭一把的行業投機分子和增加分銷層級的競價平臺的被擠出市場實則為機票代理行業做了很好的自身凈化,為有著核心競爭力的行業參與者讓渡出了更多的市場空間,促使機票代理行業由原本的渠道為王轉變為客戶為王、產品為王。


        筆者認為:代理行業特別是中小代理商,應更加專注在基于或引導客戶真實需求,發掘和打造各自比較競爭優勢,做自己懂的和擅長的業務,機票代理行業肯定有錢賺,但是需要比以往更多智慧而不是盲目的投機冒險。在短期,我們應密切關注外部環境對機票代理行業的影響,隨著全球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顯著,全球極易進入到一個“小冰河期”,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們看到的全球范圍內各種極端天氣頻發現象。


        以2017年寒假行情為例,極寒天氣頻發和國內海島游價格高企且消費體驗差等因素,預計即將到來的元旦和春節出行熱點將會是東南亞熱帶海島自由行。1-2年內國內經濟持續低迷和人民幣對外貶值將是大概率事件,這將影響中低收入群體在旅游方面的預算支出,尤其是以中產階級客戶為目標的旅游產品將受到很大影響,例如傳統的歐美澳團隊旅游線路產品將受到重大沖擊。


        另外,天氣和政治等不確定因素會進一步影響國內外航班的穩定性,航班延誤賠償保險將有望取代航班意外傷害保險成為第一大機票附加險種,而且差異化價格的航班延誤賠償保險產品也將成為趨勢,這也是機票代理行業的全新利潤增長點。


二、中期戰略:執著專業 模式重建


        機票代理行業發展近三十年,已經慢慢從最初的機會遍地發展到目前舉步維艱。俗話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梅花香自苦寒來,機會總是留給準備最充分的人。如何準備?怎么準備?


        筆者認為:機票代理行業的真正觸底反彈需要依賴兩大外因,即:航司產品升級轉型和民航產品消費領域市場化深入改革的落地。


        我國機票代理行業今后十年的機會就在“專業”。代理商將由現今的“代理”航司、酒店等供應商向旅客銷售產品升級為“代理”旅客向供應商甄選、組合產品,通過專業服務為旅客帶來價值感,并借此盈利。隨著航司銷售政策的調整和GDS技術的升級,必將加速這一“代理”角色轉變變為現實,這也是機票產品升級的必然要求。


        筆者認為:機票代理行業的C2B模式必將是今后十年的發展趨勢,特別是在航司產品升級為基本座位加輔助性服務的“拆包”定價后,消費者對產品再組合的需求將顯著釋放。航司和消費者都需要機票代理服務于這一產品升級,這也將會增加代理行業對航司和消費者的價值感,會促進形成三者的共贏新平衡。代理行業的價值感源自旅客數量及粘性,而這兩點來自于代理行業的專業服務。